协同育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印刻”专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2月28日第4版)、创新求实(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3月28日第4版)、协同育人...
2天前
030

星辰为伴 “考古”银河

赵刚(右三)和科研人员在讨论中。科研团队供图 作为我们的家园,银河系是如何形成的?银河系乃至宇宙中的各种元素又是如何起源并演化至今的? 带着这些宏大的命题,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4天前
010

乔旦:扎根西部,这里有我的梦想

乔旦 受访者供图 “我觉得我们女性科技工作者,有着坚韧的毅力和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的实验室里,研究员乔旦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专注于摩擦化学与润滑...
4天前
020

陈立泉的“冒险”之旅

开栏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新时代,中国科学院人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切实担负起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光荣使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新征程中创造出一项项杰出科技...
1周前
0120

陈凌:探脉山河,享受一路美景与荆棘

做固体地球物理学研究,陈凌真是太喜欢了。炙热的沙漠、起伏的山谷、山间的白云、溪边的野花……生命的维度在与大自然的一次次互动中拓宽了。 陈凌是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研究员...
2周前
0140

郭光灿:逐梦量子领域“无人区”

“我要把中国的量子学科建起来,把中国量子发展缺失的那20年给补回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44年前的这个决定,让他走向了开拓并奠基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道路。 虽已进入耄耋...
2周前
0140

化身做虹桥 光启强国路

图为1962年10月王大珩(左)与学生蒋筑英在一起讨论问题。视觉中国供图 人物简介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2011年7月21日),应用光学家、我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元勋。曾任中国...
2周前
0130

创新求实,为中国科学事业奠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印刻”专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2月28日第4版)、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方面展现科学家精神的不同维度,每组精选...
2周前
0150

国际前沿舞台上的绿色化学“女团”

科研团队合影。化学所供图 今年春天,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化学所)研究员刘志敏不断迎来好消息。 2月,她获得了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颁发的“2025年度IUPAC化学化工杰出女...
2周前
070

他们争分夺秒,打造时间竞赛的“B计划”

2024年9月30日,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敦煌长波授时台试发播成功。授时中心供图 卫星信号主宰现代生活,如果它被破坏了怎么办?这是美国《纽约时报》在2024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出的疑问。 该文指出,全球定位...
2周前
0130

郑平:为了科研理想,愿做快乐“陀螺”

郑平 受访者供图 “工业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最具革命性的前沿科技之一,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作为在该领域工作几十年的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深感责任重大。”2024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
2周前
0120

牧星的她

刘玉荣、胡晓彦、魏明月(从上至下)。廖江衡/摄 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以下简称空间中心),有一群“牧星人”,每天24小时无间歇地“照顾”着天上的空间科学卫星,将它们调整到最适宜开展科学观测的状...
3周前
090

李婧:探寻“间隙”中的宝藏

开栏语 在新时代征程中,女性科技工作者以卓越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为我国科技创新作出贡献。近日,中国科学院共计10名个人、5个集体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
3周前
080

以爱国奉献铸就新中国科学丰碑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等方面展现科学家精神的不同维度,每组精选几位老科学家的故事,以他们的求索之路、学术坚守与...
1个月前
0150

刘通:仰望“星空”,志在“真空”

刘通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苏州纳米所供图 作为一名资深天文爱好者,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下简称苏州纳米所)高级工程师刘通从小就对星空充满好奇。然而,喜欢从望远镜中仰望星空的刘通,却...
1个月前
0150

十年铸成“苍穹一剑”

“大气一号”卫星及激光雷达在轨工作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刘继桥曾在网络上看到一张来自美国夏威夷的激光幕照片。照片上一道道巨大的绿色光柱从天而...
2个月前
0170

张臣:给“天关”卫星装上“龙虾眼”

图为张臣正在展示“龙虾眼”望远镜镜片。 受访者供图 宇宙中不仅有长期存在的星辰,还有各类突如其来的爆发现象。这些爆发被称为暂现源,也被形象地称作“宇宙焰火”。它们发生于天体演化的关键阶段,携带着宇宙...
2个月前
0180

郭燮贤:始终追求“站在前面”

郭燮贤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供图 1996年,第八届全国催化会议召开,现场人声鼎沸,一个大家都以为不会见到的人出现了。他走路有些颤颤巍巍,身上背着氧气袋,可说起“催化”却能娓娓而谈。他就是中国...
2个月前
0290

马晓晨:把科研讲出来唱出来

马晓晨在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在被称为‘生命荒漠’的盐湖里,生活着一种神奇的浮游动物。它似虾不是虾,游泳时身姿如仙女般优雅,人称‘仙女虾’……”不久前,在科学技术部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中...
2个月前
0180

十载攻关,拿下激光装置“心脏”

胡丽丽在检视钕玻璃。黄海华 摄 质朴无华,这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胡丽丽给人的第一印象,犹如她研究了38年之久的玻璃——透明简洁。 科学界至今尚未彻底弄清楚玻璃的结构,“探索未知”是她的工作常态...
2个月前
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