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甘为“人梯”,奠基中国计算机事业 夏培肃(摄于1946年)。 “107机”全景图。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供图 许多人恐怕不知道,出身教育世家、一生恬静淡然的已故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培肃,年轻时是如何的血气方刚。 1947年夏天的一天夜里...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500
保护冰川的年轻人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490
刘庆芬:“双向奔赴”,成就抗生素绿色制造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470
“90后”追光者:挑战科学极限 论文被《科学》接收了。收到通知的那一刻,郭相东知道自己3年前的那个决定做对了。 当时,他放弃来自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高薪职位邀约函,转而申请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项目,选择留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2个月前01460
邓德会:爱做梦的催化界“铠甲勇士”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440
一对科研伉俪六十载的专注与痴迷 退休后,两位老人每天依旧挽手上班。 老伴儿去世后,叶昌媛独自坚持上班。张轶佳/摄 2022年4月,病中仍坚持工作的费梁。 2021年致敬“四川百年百杰科学家”礼赞盛典结束后两人留影。费幼聪供图 父亲费...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360
毛方园:探索哺乳动物进化的奥秘 毛方园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CT实验室扫描标本。受访者供图 见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时,她刚从内蒙古野外考察归来。短暂的停留后,她又将奔赴下一个考察地点。整个夏天...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310
郑守仪:一见钟情有孔虫 郑守仪(右一)少女时代的全家福。 1979年,郑守仪(前排右一)随中国海洋学、气象学、渔业研究和管理代表团赴美国考察访问。 上世纪60年代,郑守仪在绘图。 郑守仪在雕刻有孔虫模型。 郑守仪(1931...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300
刘永坦:勇闯中国雷达“无人区” 1998年1月,刘永坦(前左一)在雷达实验站和研究人员一起观察分析 。 耄耋之年的刘永坦(坐者)仍然带领团队做科研。 1980年4月,刘永坦参观英国伯明翰植物园。 刘永坦在实验室工作。 1997年8月...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250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团队:打造探索未知世界的科研“利器” 魏志义(左)和团队成员在做高次谐波实验。资料图片 王瀑在进行高温超导磁体检测系统安装检查。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周睿(右)在为用户准备做实验的高压样品。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110
他有些“不近人情”,却最能读懂中国国情 .TRS_Editor P{margin-top:0px;margin-bottom:12px;line-height:1.8;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0.5pt;}.TR... 学者风采# 学者风采 7个月前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