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子山出发!

“拉索”项目全景。高能所供图 开栏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中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铸就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
2个月前
0270

郑哲敏留下的“爆炸传奇”

郑哲敏 力学所供图 “我从旧时代走过来,富国强民是梦想,总想为国家做点实实在在的事,这是很简单的想法。”10月2日是两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奠基人郑哲敏的百年诞辰。在近期举办的纪念活动上,郑哲敏的人工智...
2个月前
0270

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

师昌绪(1920—2014),金属学及材料科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温合金研究的奠基人、材料腐蚀领域的开拓者。 长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
2个月前
0270

朱起鹤:“小”分子著“大”文章

朱起鹤。化学所供图 开创我国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设计制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实验装置、发现新的分子团簇……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朱起鹤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探索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分子机理。 2...
2个月前
0270

陈成猛:求新求变的“炭”究者

陈成猛在实验室。 受访者供图 “求新求变”,是同事对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成猛的一致评价。“他们过奖了,我就是有些‘不安分’。”陈成猛日前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回看陈成猛的履历,他确实不算...
2个月前
0260

李振声:大国粮仓的“科技脊梁”

李振声 遗传发育所供图 璀璨灯光下,如簇鲜花中,他从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成为中国第10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维护...
2个月前
0260

吴文俊:创中国方法 为世界算数

开栏语 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我国科学技术奖励中的最高荣誉,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
2个月前
0250

许琨:为了一粒种子

4年前,我跟许琨有过一面之缘。他是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丽江高山植物园的主任。我知道他2006年从昆明远赴丽江高山植物园,十几年如一日跟高山植物打交道,背后一定有很多故事。 最近,趁着去丽江采访,我...
7个月前
0250

他们的名字闪耀在广袤星空

“1964年是父亲特别忙碌的一年,我当时十岁,印象里那一年他几乎没有回家。”10月10日,在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前夕,“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之子朱明远与东南大学师生分享了父亲的故事,他...
7个月前
0250

张潘:复杂世界的规律探寻者

张潘 受访者供图 初见张潘,他身着白色短袖、浅蓝色牛仔裤,背着黑色双肩包,“80后”的松弛感扑面而来。 张潘是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理论物理所)研究员。简单、随性,是他的生活态度,也是对待...
2个月前
0250

纪伟:追求显微镜的“微”之极限

纪伟 受访者供图 5月中下旬,筹备3个多月、关于高端科研仪器的香山科学会议顺利召开。参与会议筹备的纪伟一回到研究所,就扎进一间偏僻的平房。这里曾是间锅炉房,由于防震条件较好,被改造成精密光学仪器实验室...
2个月前
0250

王秀明:“地下珠峰”攀登者

王秀明在2023年国际超声大会上发言。受访者供图 9月中下旬,2023年国际超声大会在中国召开。闭幕式上的民乐表演完毕,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研究员王秀明长舒了一口气,“筹备...
2个月前
0250

用科技守护大江大河的“健康”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生态技术工程中心团队成员在开展鱼类增殖放流活动。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摄 从奔腾于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到位于南水北调工程中线的丹江口水库……有江河湖泊的地方,几乎都能看见...
2个月前
0250

张懿:踔厉奋发 “懿”心报国

张懿 张懿(右四)与科研团队在实验室。 2006年,张懿(右三)在山西铝厂指导工作。 2007年,张懿(左一)与陈家镛院士(中)、李佐虎研究员在示范工程现场。 2003年,张懿在重庆示范工程现场。 张...
2个月前
0250

李林:服从国家需要 一生三次转行

李林先生。“中科院形象资源建设”研究团队供图 1925年幼年李林和父亲李四光在北京。“中科院形象资源建设”研究团队供图 1944年6月,李林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系。“中科院形象资源建设”研究团队供图 1...
2个月前
0250

扎根科学岛 逐梦“种太阳”

世界首台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 EAST。等离子体所供图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一座远离城市喧嚣的静谧小岛——科学岛上,一项创纪录的实验正在开展。40多年来,可控核聚变这一人类清洁能源的终极梦想...
2个月前
0240

袁承业:把自己做小 把事业做大

袁承业 上海有机所供图 1943年初,东北大学经济系的学生袁承业作了一个决定,退学重新备考化学专业。 半年前,18岁的袁承业以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东北大学化学系的保送名额。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业基础,他又参加...
2个月前
0240

谢毓元:一生践行忠恕之道

2003年,谢毓元在实验室。上海药物所供图 纪录片和传记里,他一次次讲述自己从一个化学门外汉,到钻研化学并研制出治病救人的药物的经历。终其一生,他都在用行动阐释孔子的忠恕之道。一个人立身处世,要忠于国...
2个月前
0240

谭贤君:快乐的“地下工作者”

谭贤君 受访者供图 西藏林芝,波密县扎墨公路旁,岗日嘎布山巍峨耸立,山脚下的嘎隆拉隧道如同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缓缓通向曾长期“与世隔绝”的墨脱县。 这里,正是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
2个月前
0240

她,一个世纪的传奇

何泽慧 研讨会开始前,人们聚集在幕布前。高能物理所供图 3月16日,周六。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高能物理所)主楼前,巨大的红色幕布上印着一位白发老太太的照片。 聚集于此的长者和年轻人,都称...
2个月前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