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网站是园艺领域的核心资源平台,在园艺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科研人员、园艺从业者及相关爱好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服务与信息。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规模宏大,由 2 个国家中期库、21 个国家种质圃和 13 个地方特色资源库(圃)共同构成。其涵盖了 198 个园艺种类、637 个植物学种,种质资源数量高达 7.5 万份,约占国内园艺资源总量的 85%,占世界保存总量的 16.7%,资源保存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同时,建成的国家园艺种质资源数据库包含 280 个子数据库,拥有 56 万条记录,数据量达 102GB,是世界上最大的园艺种质资源数据库之一。如此丰富的资源储备为园艺领域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网站的动态资讯板块实时更新园艺领域的最新消息。在这里,科研人员能了解到如 “中油蟠 7 号” 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产品创制等成果,为自身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论文展示了前沿研究成果,像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揭示中国李起源与驯化特征,基因组测序揭示结构变异影响桃农艺性状形成的机制等,这些研究为园艺植物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众多科普开放日活动报道,如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各分库举办的丰收节、科普日活动等,不仅向公众普及了园艺种质资源知识,也为科研人员与公众交流搭建了桥梁,提升了社会对园艺种质资源保护的关注度。
在数据资源方面,用户可通过网站查询海量园艺种质信息。无论是花卉、果树还是蔬菜种质,都能找到其详细的特征描述、产地分布、遗传背景等资料。对于科研人员开展种质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
服务案例板块呈现了资源库在产业帮扶方面的积极作用。桃葡萄种质资源子平台助力四川省简阳市贾家镇快乐村脱贫,利用品种、技术优势开展精准扶贫;为平顶山农科院提供韭菜种质资源及技术指导,解决研究难题;推广抗病核桃良种、粉杂 1 号粉蕉等优良品种,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体现了资源库的社会价值与应用潜力。
- 科研人员:可在网站搜索特定园艺种质资源,获取其基因序列、表型数据等信息,用于开展基因功能研究、品种选育等工作。借助数据库分析工具,挖掘种质资源间的遗传关系,探索新的育种路径。还能通过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报道,了解同行研究动态,寻找合作机会。
- 园艺从业者:从网站获取最新的园艺品种信息,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了解到抗枯萎病的粉杂 1 号粉蕉优势后,可在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参考桃新优品种及优质高效栽培管理经验,提升生产效益。同时,关注产业动态,把握市场趋势,如根据甜瓜、西瓜重要性状进化研究成果,调整种植结构。
- 教育与科普:教师可利用网站丰富的资源素材,如园艺植物图片、科普文章等,开展生动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授园艺知识。公众通过浏览科普开放日活动报道、科普文章,了解园艺植物的奇妙世界,增强对园艺种质资源保护的意识,激发对园艺的兴趣与热爱。
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网站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前沿的研究成果和实用的服务,成为园艺领域的重要信息枢纽,有力推动了园艺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与应用,促进了园艺产业发展与知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