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2个月前更新 31 0 0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所在地:
中国
收录时间:
2025-02-26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在中国科研的版图中,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简称福建物构所)以其独特的科研魅力和卓越的创新成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卢嘉锡奠基,六十载辉煌

福建物构所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卢嘉锡院士于 1960 年亲手创建,历经 60 多年风雨洗礼,发展成为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所。其战略定位独特,立足原创基础研究,积极推动变革创新,促进成果转化。凭借在结构化学、催化化学、晶体材料和激光技术等学科的深厚底蕴,成功攻克了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装备等领域的诸多核心关键技术。以 “中国牌” BBO、LBO 等光学晶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成果,引领国际前沿,斩获国家科技三大奖及中科院科技进步特等奖等 260 余项重要奖励,还培育出福晶科技等多家高科技企业,成为国际知名的综合研究基地。

二、精英汇聚,人才济济

福建物构所现有各类职工 818 人,其中正高 166 人,副高 232 人,汇聚了众多科研精英。这里有 2 位院士坐镇,国家级引进高层次人才 21 人,国家高层次人才 5 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 8 人 ,以及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7 人等。此外,还拥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 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2 个,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 3 个。如此强大的人才阵容,构建起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超强的科技人才队伍,为科研事业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三、多元学科,科教融合

作为 1978 年获批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福建物构所学科设置丰富多元。设有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3 个一级学科博士培养点,涵盖 10 个博士、硕士培养点,还有材料与化工专业型博士培养点和 3 个专业型硕士培养点,并设有 2 个博士后流动站。截止 2024 年底,在读学生 1997 人,国际学生 49 人,在站博士后 119 人,研究生导师总数 241 人。2018 年获批建设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深化科教融合办学模式,开启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新篇章。

四、平台支撑,创新驱动

近年来,福建物构所大力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 2 个全国重点实验室,3 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如国家光电子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以及 20 多个省部级创新平台。这些平台形成科学前沿、战略高技术和工程化有机互动的布局,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先进的实验条件,有力推动了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

五、响应战略,共建海西

为落实国家海西发展战略,2010 年中科院、福建省和福州市三方共建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以福建物构所为基础和法人依托。下设 5 个研究中心及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交流中心和产业育成中心,并于 2015 年顺利通过验收。海西研究院的建设,进一步整合资源,促进区域科技协同发展,助力福建物构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更大跨越。
面向未来,福建物构所(海西研究院)将继续紧跟国家战略部署,勇攀科技高峰,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数据统计

相关导航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