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成立于 1953 年,由著名物理冶金学家李薰先生创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中科院首批新建研究所之一,现任所长为刘岗研究员。
建所初期,金属所助力我国钢铁冶金工业恢复振兴,随后跨越到新材料领域,为重大工程提供关键材料。改革开放后完成大量高难度科研任务,1999 年与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整合。经多年努力,现已成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国内一流且具重要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是高性能材料研发的重要基地,获胡锦涛总书记高度评价。
新时代下,金属所在先进结构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多领域开展研究。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成果显著,建有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师昌绪先进材料创新中心、材料腐蚀与防护中心等,还有多个国家级和中科院级平台,形成贯通式科技创新体系。
科研成果丰硕,基础研究在纳米金属等领域获国际认可,“金属纳米结构材料” 被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列举,多名科学家入选 “高被引科学家”。应用研究为众多国之重器提供关键材料与技术,合作企业超 600 家,成果广泛转化。累计获科技成果奖 400 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超 100 项,师昌绪院士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人才方面,坚持 “人才强所” 战略,现有工作人员 1900 余人,含 7 名两院院士,汇聚大量人才计划入选者,入选多个国家级人才基地,众多科学家在国际组织和期刊任职,提升我国材料科学国际影响力。
作为材料学科重要研究生培养基地,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相关硕博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学院,现有在学研究生 1400 余人。拥有各类科研设备,主办及承办 6 种核心期刊,《金属学报》和 JMST 颇具影响力。
未来,金属研究所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科技报国初心,牢记科技强国使命,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