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是我国纳米科技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在科研创新、人才培养、产业推动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国家纳米中心于 2003 年 12 月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由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共同建设,是中科院直属事业单位。其定位于纳米科学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变革性产业技术,旨在打造世界级纳米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和技术转移转化高地,推动中国纳米科技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科研平台丰富,拥有 3 个中科院重点实验室,分别聚焦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纳米标准与检测、纳米系统与多级次制造,还在筹建纳米光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另外建有 3 个特色实验室,设立纳米技术发展部,为纳米科技研究提供支撑。在职能管理上,设有党政办公室等 8 个部门,保障中心的有序运行。
作为 2005 年获批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设有化学、材料、物理等多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纳米科学与工程” 在 2022 年列入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截至 2023 年底,在编职工 278 人,包括众多院士和高级科研人员。同时,有在学研究生 472 人、在站博士后 95 人、联合培养研究生 300 人,构建起强大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基础研究领域成果显著,率先提出 “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开辟 “纳米毒理学” 新领域;突破纳米物质体内定量检测瓶颈,实现分子间局域作用直接成像,创建纳米颗粒精准可控自组装新方法。在成果转化及应用方面,抗肿瘤新药获批临床试验,纳米复合超黑涂层材料应用于卫星,提升暗弱目标探测能力。在产业支撑上,搭建我国纳米技术标准体系,使我国成为纳米技术标准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国家纳米中心是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纳米技术标准化领域发挥引领作用。与英国皇家化学会联合主办的英文期刊 Nanoscale、Nanoscale Horizons 、Nanoscale Advances 广受国内外学界关注,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在国际纳米科技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促进了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凭借自身的科研实力、人才优势和广泛的行业影响力,不断推动我国纳米科技向更高水平迈进,在国际纳米科技舞台上占据重要地位,为我国乃至全球纳米科技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