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孙前文实验室揭示一类独立于转录激活与转录沉默的全新染色质状态 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转录状态主要包括转录激活和沉默。转录沉默通常与基因组中的异染色质结构域相关,该区域往往富集了高水平的DNA甲基化和抑制性组蛋白修饰,并显示出高度紧凑的染色质状态,最终导致RNA聚合酶... 科研动态 3周前0110
山东大学龙圣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兴学设教对清代湘西医药发展的影响》 近日,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龙圣教授在《光明日报》2025年03月31日14版“史学”专栏发表理论文章《兴学设教对清代湘西医药发展的影响》。 原文如下: 兴学设教对清代湘西医药发展的影响 兴办... 科研动态 2周前0150
山东大学网安学院郭山清教授团队在网络协议安全方向的两项研究成果同时被USENIX Security 2025录用 近日,网安学院郭山清教授团队在网络协议安全方向的两项研究成果同时被网络与系统安全顶级会议USENIX Security 2025录用。 研究成果“A Thorough Security Analysi... 科研动态 2周前0200
中山大学全球首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发新型疫苗佐剂 3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细胞内的“最后一公里... 科研动态 3周前0150
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阐明肿瘤细胞中激酶通过METTL3乙酰化逃避铁死亡的新机制 (通讯员王金凯)增强子和启动子区域通常是H3K27ac组蛋白乙酰化所标记的区域,而p300是负责催化H3K27ac的乙酰转移酶。近年研究表明,新生RNA还在染色质上的时候甲基转移酶就开始添加m6A修饰... 科研动态 3周前0160
中山大学陈俊团队报道Parkin抑制巨噬细胞抗原递呈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通讯员陈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因T细胞浸润不足在实体瘤中受限,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的核心组分,其功能调控成为关键突破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陈俊团队前期发现靶向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如Siglec... 科研动态 3周前01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姚义清教授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研究团队在生物质高值能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期,机电学院姚义清教授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研究团队在生物质高值能源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研究成果以“Overcoming Extreme Ammonia Inhibition on Methano...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厦门大学陈理想教授团队在利用轨道角动量纠缠验证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实验研究取得新进展 量子非定域性与互文性是量子力学中的两大核心概念,它们能否相互转化?这一基本问题长期吸引着理论物理学家的关注。最近,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陈理想教授团队基于图论方法和双光子高维轨道角动量纠缠态调控技...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哈工大于永生教授、杨微微副教授团队联合研究提升碱性HER电催化性能 (梁英爽 田奋扬/文 田奋扬/图)近日,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于永生,化工与化学学院副教授杨微微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郭少军团队合作,在电催化析氢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 科研动态 1周前060
厦门大学黄小青/陈南君课题组合作揭示分子筛限域C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高效CO电还原制乙酸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黄小青/陈南君课题组在揭示分子筛限域Cu单原子团簇催化剂高效CO电还原制乙酸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Zeolite-Confined Cu Single-Atom Clus... 科研动态 2周前0130
武汉大学阎丽静教授团队证实“智能整合型”干预可降低血压水平、脑卒中复发和长期死亡风险 (通讯员谭洁、陈星星、樊杰)近日,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阎丽静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学院和昆山杜克大学,分别在JAMA Network Open发表题为“Primary Care–Based ...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厦门大学刘建政团队在跨境空气污染及其健康影响的源-汇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公共事务学院刘建政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环境与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国际顶级期刊《环境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发表了题为“量化中日韩三国PM2... 科研动态 2周前0100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科研团队在污泥脱水膜污染控制方面取得突破 3月19日,环境学院张捍民教授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动态反向扩散氯离子驱动一体化污泥调理和脱水”(Dynamic reverse ... 科研动态 2周前070
厦门大学科研团队合作揭示铜基催化剂高效电还原CO₂制乙醇中金属-有机界面相的作用机制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汪骋教授课题组、谢顺吉/王野教授课题组,与数学科学学院周达教授课题组等开展合作研究,在揭示铜基催化剂高效电还原CO₂制乙醇中金属-有机界面相的作用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 科研动态 2周前080
武汉大学贺威教授团队卫冕2025年IEEE全球数据融合大赛冠军 (通讯员熊尚洵)2025年IEEE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学会(GRSS)全球数据融合大赛落下帷幕,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团队Henryljp在“全天候建筑物损毁制图”赛道中夺冠,成功卫冕。该团队2... 科研动态 2周前0230
厦门大学高锦豪教授团队在超多通道19F核磁共振的成像和信息编码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化学化工学院高锦豪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多通道19F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成像和信息编码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Super-multiplexed imaging and coding in th... 科研动态 2周前0110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廖伟陈华富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抑郁症脑影像研究成果 近日,生命科学与技术脑成像与模式识别团队在综合性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n a neuromorphic c... 科研动态 2周前0140
厦门大学贺达海教授团队在量子计算能耗领域取得新进展 随着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能耗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其进一步突破的关键瓶颈。近日,我校贺达海教授团队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了一项关于量子计算能耗的最新研究成果。该... 科研动态 2周前0190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与嘉庚创新实验室团队在声学微反应器件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我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胡学佳助理教授、陈鹭剑教授和嘉庚创新实验室张惠敏副研究员团队在声学微反应器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Scalable Acoustic Virtual Stirre... 科研动态 2周前090
北京大学潘锋团队与合作者在《自然·通讯》发文,提出基于拓扑/图论结构化学与AI的自动化多相催化活性相探索框架 电催化是实现可持续能源转化与减碳减排的关键技术。电催化反应总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发生,并且和环境中的物种发生相互作用,形成工况下的活性相结构,活性相结构搜索的传统算法存在条件依赖性,无法适应无序和动态结构... 科研动态 3周前0170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胡彬教授课题组在《自然·天文》发文提出寻找透镜引力波的新方法 透镜引力波效应的艺术图 2015年,科学家首次通过引力波探测到双黑洞并合的信号,开启了引力波天文学的新纪元。2017年,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以及其多波段电磁信号被首次发现。2019年,科学家还探测... 科研动态 2周前0160
中国科大揭示短尾噬藻体关键侵染元件的原位组装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利用冷冻电镜单颗粒技术解析特异性侵染模式鱼腥藻的淡水短尾噬藻体A4的完整三维结构,揭示其衣壳的双层加固机制以及衣壳内部关键侵染元件前注射体的原位组装模式... 科研动态 1周前080
中国科大在反铁磁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中取得理论进展 中国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国际量子功能材料设计中心与物理系牛谦教授和乔振华教授团队及合作者在反铁磁体中预言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并可通过电场等方法调控体系的陈数。相关研究成果于3月18日发表... 科研动态 1周前090
武汉大学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启动仪式暨古籍数字化前沿论坛举办 (通讯员许瑞婷、王玉珏、李寒光)3月26日,“我用AI校古籍——我是‘校书官’古籍大众智能整理计划启动仪式暨‘古籍数字化前沿论坛’”在我校举办。武汉大学副校长陆伟,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秘... 科研动态 3周前0130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坤团队揭秘炎症“新帮凶”,成果发表于《先进科学》 NLRP3炎症小体作为固有免疫应答的核心效应机制,其活化是机体应对病原体及组织损伤等危险信号的关键防线。然而,当NLRP3炎症小体异常激活时,会引发过度的炎症反应,成为驱动炎症性疾病(如痛风、类风湿关... 科研动态 3周前0140
西北工业大学Nature Commuications发表西北工业大学韩云虎教授课题组亲氧Ru和W单原子全面提升超细Pt纳米颗粒碱性HOR性能 目前,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AEMFCs)在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方面仍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其核心挑战源于阳极的碱性氢氧化反应(HOR)动力学迟滞问题,并且现有催化剂体系不仅存在贵金属铂(Pt)负载量过高的问... 科研动态 2周前0170
中国科大揭示分子伴侣参与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成熟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江永亮副教授课题组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米华玲研究员课题组,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解析了参与蓝藻固碳机器羧酶体组装的分子伴侣CcmS及其与外壳... 科研动态 1周前0110
中国科大发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预防新策略 3月3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特聘教授占成团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朱小玉主任医师团队,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发表重要论文——Opt... 科研动态 1周前0130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团队在活细胞内多细胞器的快速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内部包含众多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然而,由于细胞器的尺寸微小、动态变化迅速且种类繁多,对活细胞内细胞器的实时成像一直是科学界面临的难题。荧光染... 科研动态 3周前0130
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举行第十四届电力樱花论坛 (通讯员邹春航、洪祖杭)3月22日,由武汉大学、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联合举办的第十四届电力樱花论坛在武汉大学举行。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万清祥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李立浧、潘垣... 科研动态 3周前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