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李华斌团队发现胆碱的多维神经保护机制有助于改善睡眠
(通讯员黄斯妤)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氧化还原生物学领域顶级期刊 Redox Biology刊发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系统揭示了胆碱通过改善海马区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及调控磷...
中山大学从“书架”到“货架”,中山大学积极服务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
南海之滨,清晨的薄雾中,渔民老李正站在智慧养殖平台上查看鱼群状态,平台搭载的智能养殖、监测系统实时跳动着水温、盐度等数据。 从能抵御17级台风的深远海养殖平台,到亩产提升17%的南美对虾新品种“中兴2...
中山大学中大研究显示:水草成气候危机“隐形推手”
当我们在谈论气候变暖时,或许该把目光投向北方那些看似静谧的湖泊。最新研究发现,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水生植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而它们蓬勃生长的代价,可能是加剧全球温室效应。 3月28日,《自然-地...
中山大学全球首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发新型疫苗佐剂
3月27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精准医学研究院研究员王骥团队联合复旦大学、辽宁大学相关科研团队,研制出全球首个具备抗原内质网靶向功能的新型疫苗佐剂,促进抗原在细胞内的“最后一公里...
中山大学王金凯团队阐明肿瘤细胞中激酶通过METTL3乙酰化逃避铁死亡的新机制
(通讯员王金凯)增强子和启动子区域通常是H3K27ac组蛋白乙酰化所标记的区域,而p300是负责催化H3K27ac的乙酰转移酶。近年研究表明,新生RNA还在染色质上的时候甲基转移酶就开始添加m6A修饰...
中山大学陈俊团队报道Parkin抑制巨噬细胞抗原递呈促进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
(通讯员陈俊)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因T细胞浸润不足在实体瘤中受限,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的核心组分,其功能调控成为关键突破口。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陈俊团队前期发现靶向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如Siglec...
中山大学张锐团队开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可灵活裁剪RNA的编辑技术
(通讯员张锐)在生命科学领域,基因编辑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深刻影响着疾病治疗的未来。近年来,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RNA编辑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受到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DNA编...
中山大学万刚团队揭示一个核孔锚定的凝聚物维持生殖颗粒多相凝聚体结构
(通讯员万刚)2025年3月13日,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刚教授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A nuclear pore-a...
中山大学王伟涛课题组揭示中国东天山新生代多阶段隆升和构造扩展
(通讯员景葫芦、王伟涛)天山造山带是中亚地区重要的地质构造单元,形成于晚古生代,并经历了中生代的多期复杂演化过程。新生代以来,受印度-欧亚板块强烈碰撞及持续汇聚的远程效应影响,天山再次发生强烈的构造变...
中山大学王雪华教授团队在消色差平面透镜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梁浩文)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王雪华教授、李俊韬教授和梁浩文副教授研究团队最近提出将相位色散调控能力有限的超构原子区分复用地制备到台阶相位色散补偿层上,实现了同时具有高数值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