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外泌体治疗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获进展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是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缺血性疾病的典型病理生理过程。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传统疗法治疗视网膜病变已有多年但疗效有限,可能产生视野缩窄、视神经萎缩等副作用。因此,亟需...
研究制备出金属-非金属置换式固溶体
研究置换式固溶体,可设计和优化金属材料及其他合金的性能,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课题组用三正辛基膦 (TOP)对预先形成的铂 (Pt...
科学家开发出液/液界面超微离电器件 实现脑内抑制性神经信号动态监测
动态监测脑组织中的抑制性神经信号,有望推进阿尔兹海默症和癫痫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及诊疗方案的确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白硕团队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
科学家发表关于介科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章
科学、工程和社会中的复杂系统是否有共性规律?有望解答这一问题的介科学概念是如何提出的?对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及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有何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静海详细解读了介科学概念的产...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前驱体水解法实现批量化制备二氧化硅多壳层空心微球粉体
二氧化硅多壳层空心微球粉体是具有高比表面积、低密度和优异化学稳定性的材料,在工业催化和医药载体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庆山团队开发出前驱体水解法,实现了二氧化硅多...
过程工程所等在工程化益生菌制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获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伴有长期炎症和肠道菌群失衡的炎症性肠病,但临床现有的非甾体抗炎药物以及激素药物疗效欠佳或副作用大。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基于数据挖掘和临床研究,设计并创建了嵌合硒点的工程...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高熵非共价环肽玻璃
环肽因刚性骨架结构而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生物活性及较强的抗酶解能力,被视为新型生物基材料和药物的理想分子基元。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闫学海团队研发出可生物降解和循环再利用的高熵非共价环肽...
过程工程所开发出快速焦耳热耦合球磨固相混合法
贵金属硫族化合物具有丰富的晶体构型,兼具成本优势,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刘卉和徐文青,开发出耦合球磨固相混合和快速焦耳热法,用以实现贵金属硫族化合物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