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植物研究所

...

研究提出准确识别基因组间直系同源共线性的新方法

共线性是指同源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保守排列现象,其基因顺序源于共同祖先。依据演化起源差异,共线性可划分为直系同源共线性和旁系同源共线性。直系同源共线性由物种分化事件产生,旁系同源共线性则由基因组复制事件...
6小时前
000

研究发现薯草轮作助力马铃薯连作障碍土壤改良

马铃薯是广泛种植和消费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集约化的马铃薯种植造成土壤退化、水资源枯竭以及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加等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短缺,脆弱的生态系统加剧了农业活动的环境足迹,上述...
2天前
030

调控溶酶体稳态研究获进展

溶酶体是细胞内的单层膜囊泡状细胞器。有研究发现,溶酶体是关键的细胞活动和信号转导的枢纽。溶酶体的稳态失衡介导退行性疾病、溶酶体贮积症、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开发新治疗策略的切入点。自噬是细胞的保...
2天前
030

研究解析半荷包紫堇伪装色彩进化的遗传和生态适应机制

伪装是动物惯用的防御手段,在进化生物学领域中备受关注。动物通过改变体色和图案,避免自身被发现或识别,以袭击猎物或躲避天敌。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超过40种高山植物也具有典型的伪装色彩。此前,中国科...
2天前
030

研究揭示植物与熊蜂传粉互作的共振关键点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红研究团队联合中山大学以及美国、瑞典的科研人员,以列当科马先蒿属植物为模型,整合生物力学、昆虫行为学和传粉生态学等多学科研究手段,发现了花与熊蜂之间的共振关键点,揭示了...
2天前
030

青藏高原发现两种刺银耳新物种

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青藏高原高海拔生境和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真菌演化提供了独特条件。刺银耳属以齿状子实层和胶质子实体为特征,常见于温带至热带森林的腐木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2天前
030

八倍体草莓单倍型定相与着丝粒演化动态研究获进展

多倍化是植物演化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同时,多倍化是植物进化和育种应用的重要机制,对物种遗传组成和习性具有重要影响。现今,广泛栽培的凤梨草莓为异源八倍体,其基因组具有高杂合性和高倍性的特点。随着测序技术与...
2天前
030

昆明植物所在光合作用研究方面获进展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探讨光合作用的调控机理是应对粮食危机以及提高森林碳汇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张石宝专题组致力于植物光合生理研究。近期,该团队探讨了光呼吸的重要性以及常绿...
2天前
030

昆明植物所发现可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的新型糖胺聚糖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常见的高危并发症之一。目前,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生长因子、敷料和皮肤替代物等,但治疗效果有限。因此,糖尿病足溃疡在临床上亟需安全有效的新型治疗药物。 中国科学院昆...
2天前
030

昆明植物所等在花朵凋谢资源回收研究方面获进展

花朵作为植物的繁殖器官,是植物繁衍的重要投资。通常,虫媒传粉的花朵具有较大的花展示和生物量,而花朵重量、花蜜生产、花色素生产、花寿命的维持等均需投入能量和资源。因此,植物对繁殖资源的投资和回收利用对于...
2天前
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