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海洋研究所

...

研究揭示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高贝乐团队联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Jun Liu团队,揭示了细菌复杂鞭毛马达结构的新组分,丰富了关于定子-转子相互作用复杂性的认知。近期,相关研究成果以Tetrameric Pi...
3个月前
010

南海海洋所揭示热浪期间东边界上升流系统浮游植物变化特征与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詹海刚和副研究员何庆友团队,联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组织研究员Ming Feng,在海洋热浪期间全球东边界上升流系统浮游植物变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R...
6个月前
010

研究发现逆转录酶通过重编辑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赋予其超感染能力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王晓雪团队发现逆转录酶通过重编辑温和噬菌体的基因组赋予其超感染能力,而具有超感染能力的噬菌体在生物膜中能够实现快速增殖。10月2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A reverse t...
1天前
010

研究揭示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的关键机制

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詹海刚团队在《自然》(Natur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mmon occurrences of subsurface heatwaves and cold spe...
1天前
010

研究揭示海洋巨型单细胞多核钙化藻基因组异源多倍化与生物钙化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林强团队,联合厦门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等的科研人员,获得了海洋典型钙化藻——仙掌藻和叉节藻的全基因组,揭示了仙掌藻基因组异源多倍化...
1天前
010

海洋生物物种分布模型交叉验证方法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林强团队在海洋生物物种分布模型构建中如何选择交叉验证方法方面取得进展。9月17日,相关研究成果以Cross-validation matters in species d...
1天前
010

研究发现温和噬菌体编码的新颖毒素-抗毒素系统

8月23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王晓雪团队联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atthew K. Waldor团队,发现了温和噬菌体编码的新颖的三组分毒素-抗毒素系统,并解析了...
1天前
010

南海海洋所揭示南海亚中尺度不稳定的高频变化机制及其垂向热输运贡献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经志友团队在南海亚中尺度动力不稳定的高频变化特征、物理机制及其垂向热输运定量贡献等观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
9个月前
010

科学家在南海深海发现幽灵蛸目新种——拟幽灵蛸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谭烨辉研究团队联合上海海洋大学的科研人员,在海南岛东南海区深水800至1000米采集到一个与幽灵蛸相近的标本,通过形态学和基因的比较分析等,明确...
1天前
010

南海海洋所遥感数据智能重构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唐世林团队在遥感数据重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实现了南海多源遥感高分辨率海表叶绿素逐日产品的精准重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系统科学数据》(Ear...
1天前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