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科学家通过侏罗纪化石形态分析揭示棘头动物门起源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迄今为止,人类对少数门级类群的起源知之甚少,棘头动物门便是其中之一。棘头动物门已建立200余年,但起源问题尚不清楚。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罗慈...
1天前
010

迄今最古老层孔海绵化石发现

层孔海绵是奥陶纪-泥盆纪标志性的浅海造礁动物之一,在礁构建中的作用、生态地位和地理分布方面类似于现代珊瑚。在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晚期,层孔海绵几乎同时融入热带至亚热带气候区的全球礁生态系统。由于受到奥陶纪...
1天前
010

新疆发现二叠纪末大灭绝期间的陆地“避难所”

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末大灭绝是寒武纪以来最严重的生物危机之一。有研究表明,这次危机导致当时海洋中80%以上的物种灭绝。但是,这次灭绝对陆地的影响至今存在较多争论。 二叠纪末大灭绝事件对陆地生态系...
1天前
010

科学家发现中生代蝎化石——龙城热河蝎

热河生物群因发现多种特异埋藏化石而闻名于世,包括带羽毛的恐龙、早期鸟类、多样化的哺乳动物、翼龙、节肢动物、植物化石等,被誉为20世纪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发现之一。热河生物群的节肢动物主要以昆虫和甲壳类为...
1天前
010

白垩纪反鸟羽虱卵研究揭示寄生虫与脊椎动物早期协同演化关系

昆虫的外寄生习性多次独立出现在演化过程中。其中,以吸血、啃食羽毛或其他外部组织为生的寄生性昆虫对寄主的适应性演化具有重要影响。然而,能够揭示昆虫外寄生行为的化石记录较为罕见。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
1天前
010

迄今最小工蕨属植物揭示工蕨类的生活史策略分化

距今4.3亿至3.6亿年前,早期陆地维管植物属种多样性及表型复杂程度急剧增高。这一过程被称为“植物登陆”。“植物登陆”奠定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堪比海洋生物的“寒武纪大爆发”。在此期间,早期维管植物相...
1天前
010

大数据定量分析揭示地球复杂生命早期演化奥秘

复杂生物出现是生命演化史上重要的革新事件,意味着地球生物圈从以微生物为主的世界转入以动、植物大规模发育为特征的宏体复杂生命世界。距今25亿至5.39亿年的元古宙见证了单细胞真核生物起源、简单多细胞化以...
1天前
010

古蝉形态空间和空气动力学分析揭示中生代“飞行竞赛”

飞行是动物界具有创新性的运动方式,为飞行动物提供了较多生存优势,扩展了飞行动物的生存空间和生态位。迄今为止,仅有昆虫、翼龙、鸟类和蝙蝠演化出主动飞行能力。其中,昆虫是最早掌握飞行能力的动物,并演化出多...
1天前
010

研究揭示自然界非生物有机合成的关键路径

生命起源是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深海热液系统被认为是生命起源的潜在场所,是探索地外生命的重要关注点,为早期地球前生命化学反应提供了理想的物质和能量,驱动了非酶催化条件下有机小分子的形成。矿物催化的...
1天前
010

白垩纪萤火虫新发现揭示昆虫早期生物发光多样性

自然界中,生物发光是一种有趣的现象。生物发光广泛分布在各类生物中,如深海鱼、发光蘑菇和萤火虫。自古以来,萤火虫(萤科)的美丽舞姿得到大众的喜爱,并吸引着人类探寻其中的奥秘。 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
1天前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