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研究所

...

科研人员研发出新型“动静双感”电荷耦合光电晶体管

随着自动导引、具身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机器视觉对图像采集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精准记录静态图像,还要能够灵敏捕捉场景中的动态变化。现有的动态与有源像素传感器技术集成了动态事件检测和灰度图像采集两种功能...
1天前
020

稀土掺杂氧化钛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取得突破

150年前,科幻大师凡尔纳预言,水将成为终极燃料。科学家一直努力发展能够将这一预言变为现实的各种可能的技术。其中包括通过阳光直接分解水获取氢气,这项被称为“光催化分解水”的技术属于低碳技术。 目前,太...
1天前
020

金属材料抗循环蠕变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下的疲劳失效是威胁重大工程安全的“隐形杀手”。在航空航天领域,发动机涡轮叶片每秒承受上万次高温高压冲击,起落架每次起降时都经历剧烈载荷变化;在跨海大桥建设中,悬索桥主缆需承受百万吨级...
1天前
020

锂硫电池用单原子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锂硫电池以硫转换反应为核心,具有高能量密度和成本优势,是下一代储能技术颇有潜力的候选者之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硫转换反应的动力学通常较为缓慢,限制了电池的实际性能。单原子催化剂尤其是新兴的高熵单原子...
1天前
020

高强钢疲劳强度研究获进展

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强度是工程构件安全服役的重要保障。作为目前已知疲劳强度最高的金属结构材料,高强钢的拉伸强度已突破3GPa,但其拉-压疲劳强度未能突破1GPa瓶颈。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张哲峰团队...
1天前
010

聚物固态电解质研究获进展

固态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成为下一代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因轻质、低成本、高柔韧性及易于加工等特点,有望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促进规模化生产。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李峰...
1天前
010

亚纳米尺度全暴露镍团簇催化乙炔选择性加氢研究获进展

乙炔选择性加氢是乙烯工业中去除乙炔杂质以获得高品质乙烯产品的关键工艺环节。长期以来,贵金属钯催化剂因优异的加氢活性而被应用于乙炔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而贵金属的使用增加了工业生产成本。因此,开发高效、廉价...
1天前
010

金属所等关于稀土金属增强太赫兹辐射强度的研究获进展

太赫兹(THz)是一种频率介于微波和红外频率之间的电磁波。然而,目前缺乏高效率、高集成度以及易调制的太赫兹辐射源。传统太赫兹产生方式如光电导天线和电光晶体法,存在着太赫兹能量低、带宽小、成本高和波长依...
7个月前
010

金属所等发明热发射极晶体管

集成电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而晶体管则是集成电路的基本单元。随着晶体管尺寸的不断缩小,其进一步发展的挑战日益增多。因此,探索具有新工作原理的晶体管,已成为提升集成电路性能的关键。传统晶体管主要依赖稳...
1天前
010

金属所在金属中纳米孔弥散强化研究方面获进展

发展新型轻质高强度材料是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领域的迫切需求。当前,材料轻量化一般通过添加更轻的合金元素如轻质钢中的铝、铝合金中的锂来实现。与之相比,引入孔洞是更为直观有效且更具普适性的材料减重途...
1天前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