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研究所

...

研究发现人类与猕猴识别跨物种生物运动的共同性和特异性脑区

人类和动物均具备快速识别外界环境中同类或其他物种运动模式的能力。这种本能可以帮助人类在复杂环境中迅速察觉潜在威胁,并使人类能够区分同伴的行走、奔跑和跳跃等动作。对于动物而言,这种能力更是关乎生存。无论...
2天前
010

研究发现多层级神经追踪协同实现生物运动视听整合

人们听见远处传来的脚步声,余光瞥见晃动的身影,即知有人迎面而来。无论是见其人还是闻其声,人类都能够敏锐捕捉到生物运动信号。视听信号的同步出现更是促进了人们对生物运动的探测和感知。这种促进效应要求人脑协...
2天前
010

研究揭示主观认知下降老年人记忆提取客观损伤的神经机制

老年认知障碍如阿尔茨海默病等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负担。主观认知下降是自我报告的认知能力下降,但神经心理学测验成绩正常,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前期极早期阶段。有研究从分子影像、静息态fMRI等角度发...
3个月前
010

研究揭示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认知重评能力特点

在刺激与情绪之间,人们拥有选择如何回应的自由。情绪并非由外界刺激直接决定,而是由个体对刺激的认知与解释构建而成。基于建构主义情绪观,有研究提出通过改变情境的认知构建以调节情绪状态。这一过程被称为认知重...
2天前
010

研究揭示生物运动情绪信息的多水平加工机制

知觉与解读他人的情绪,对个体的社会交往和生存进化具有重要意义。面孔是常见的传递他人内在情绪状态的非言语社会线索。除面孔外,生命体的运动也传递着他人内在状态的重要线索。即便当生物运动由极度简化的、附着在...
5个月前
020

研究揭示生物运动早期视觉加工中的跨物种神经机制

对人类和动物而言,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迅速检测其他生物体的运动是重要的视觉加工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捕猎、躲避天敌和社会交互等生存行为。通常,实验研究采用被称为生物运动的简单光点动画来刻画人或动物的运动信...
2天前
010

心理所等揭示灵长类面部情绪感知的遗传性和神经基础

面部情感识别是人类重要的社交能力。这一能力让我们能够迅速而准确地识别他人的基本情感如快乐、恐惧等。而这种社交能力在自闭症谱系障碍等社会认知障碍中常常受到影响。尽管面部情感识别在社交互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2天前
010

心理所发现人类嗅觉时间敏感性

长期以来,嗅觉被视作是个体迟钝的、反应很慢的感官。近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周雯团队对这一观点提出了挑战,并发现了人类能够在一次嗅探过程中感知气味分子精细的时间动态变化。 该团队开发了独特的吸气...
2天前
010

心理所等发现童年创伤与精神障碍的精神病理发展相关

童年创伤被认为是精神障碍的风险因素之一。然而,童年创伤与精神障碍之间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尤其是不同类型的童年创伤对不同精神病理维度的影响机制和路径需要进一步研究。2023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神经心...
8个月前
020

心理所研发出一键式脑网络和图论分析软件平台

人脑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含不同脑区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整合与协作。这些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模式,从而支持大脑的多种功能。研究大脑的复杂功能,需要掌握脑网络及其背后的复杂联系和沟通模式。此外,探讨大脑网络机...
2天前
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