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

...

“夸父一号”捕捉到白光耀斑的谐频准周期脉动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夸父一号”(ASO-S)卫星团队,利用卫星上搭载的白光太阳望远镜(WST)观测数据,在白光耀斑辐射特性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国际上首次在一个X2.8级双带白光耀斑的巴尔末连续谱辐射...
5天前
020

研究在伽马暴能谱中发现兆电子伏特发射线观测证据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研人员在伽马暴兆电子伏特(MeV)谱线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利用费米卫星伽马射线暴监测器(Fermi-GBM)观测数据,在伽马暴GRB 221023A的能谱中发现了一条...
1天前
010

研究揭示热木星周围超短周期行星形成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热木星周围的超短周期行星伴星的形成机制,并利用该模型探讨WASP-47系统中行星的形成演化历史,发现巨行星扰动、轨道共振俘获与恒星潮汐效应的协同作用是这一特...
1天前
010

科研人员观测到高能宇宙射线费米加速的单步过程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高能宇宙射线费米加速的实验室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利用上海“神光II”高功率激光装置,首次观测到磁化无碰撞冲击波中“费米加速循环”的单次反射加速过程产...
1天前
010

研究发现遥远星暴星系原位核球形成机制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等,基于大样本亚毫米波观测数据,首次确凿发现了遥远早期宇宙星暴星系中心通过强烈的恒星形...
1天前
010

紫金山天文台等发布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观测策略

近期,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领衔的科研团队,围绕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HES)空间探测开展了先期研究,为近邻类日恒星的宜居带类地行星探测任务制定了观测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学杂志》(The ...
6个月前
010

首次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公里级太赫兹无线通信传输

9月27日至10月1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牵头的联合实验团队,在青海省海西州雪山牧场成功实现基于超导接收的高清视频信号公里级太赫兹/亚毫米波无线通信传输。这是国际首次将高灵敏度超导接收机技术成功应...
7个月前
010

紫金山天文台发现超热木星夜侧水蒸气热发射信号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利用系外行星凌星期间的高分辨率红外透射光谱数据,在凌星相位探测到超热木星夜侧水蒸气的热发射信号。同时,该研究发现超热木星夜侧存在逆温结构,表明其热传输效率高于预期。相关研究...
1天前
010

科学家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严格检验洛伦兹不变性破缺

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国际合作组利用迄今最亮伽马暴GRB 221009A的高能辐射对洛伦兹不变性破缺进行了严格检验。8月15日,相关研究成果以Stringent tests of Lo...
1天前
010

紫金山天文台等利用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给出超重暗物质属性的最强限制

近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合作组对超重暗物质粒子所产生的高能伽马射线信号进行搜寻并给出暗物质粒子性质最严格的限制。该研究成果以Constraints on Ultraheavy Dark...
1天前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