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碱性电解水催化剂研究取得突破
4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严雅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等的科研人员,在水氧化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突破。该团队报道了一种高活性水氧化催化剂稳定策略,在不降低活性的...
研究开发出合成氨的高效氰胺金属化合物电催化剂
金属氰胺化合物是有机-无机复合化合物体系。相比于O2−无机阴离子,准线型[NCN]2−作为有机阴离子功能基元,增加了金属氰胺化合物晶体结构的空旷度;长链结构的[NCN]2−能够调控金属位点电子离域性和...
科研人员在单一铁电陶瓷片表面开发出全光控五态逻辑门器件
多功能一体化的光电逻辑门(OLEGs)可快速实现信息处理和传输,在通讯技术、人工智能和计算系统等领域颇有潜力。具有差异性光电响应的光电探测器是OLEGs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传统的半导体光电探测器需要...
无机非金属材料塑化调控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无机非金属材料因丰富的结构与功能特性得到广泛应用,而室温下通常表现为脆性,难以像金属一样精准加工且易突然断裂造成灾难性失效。近年来,一些具有本征塑性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陆续被发现,拓展了科学家对材料的传统...
上海硅酸盐所开发出基于阻燃电解液的高面容量氟化铁锂电池
开发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是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等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然而,嵌入反应通过单电子转移提供的比容量有限,因此现阶段的商用锂离子电池难以满足电化学储能体系不断增长的性能需求...
上海硅酸盐所在氟化铁锂电池正极的结构设计和规模化制备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基于离子脱嵌反应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由于单电子转移产生的比容量有限,其能量密度已接近理论极限,难以满足未来长续航和大规模储能体系的性能需求。三氟化铁正极(FeF3)基于三电子转移的转换反应具备712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