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

博学笃志,格物明德

一座鼎湖山,三代科学人

鼎湖山俯瞰。谢震霖/摄 科研人员在处理植物标本。谢震霖/摄 鼎湖山桫椤。谢震霖/摄 鼎湖山木棉树。谢震霖/摄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他的脚步很轻,但每一步都踩得扎实。19...
3小时前
000

“老西藏”余成群

2023年1月,余成群赶赴西藏林芝参加研讨会途中。受访者供图 “你怎么还在北京?”电梯门打开,同事的声音打破了余成群的思绪。就在刚刚,他还在电话里指导西藏农牧民饲草种植技术。一时间,他也有些恍惚,自己...
3小时前
000

哪怕自己垫钱,他们也要做好产业化

聚乳酸生产车间。长春应化所供图 春天的贵州,微风不燥。烟叶地里,农民起垄、覆膜春耕忙。 技术员小叶拿来一批新地膜,兴致勃勃地向大家推广、介绍。去年他亲眼见证了这款地膜的神奇之处。“使用这款地膜,不需要...
3小时前
000

在微观世界突破极限,去“无人区”点亮星光

极限尺寸纳米金属团队研讨工作。受访者供图 看似普通的金属里,藏着一个由无数微小“积木”搭成的微观世界,这些“积木”就是晶粒。在发丝万分之一粗细的微观战场,中国科学家正用纳米“积木”重塑金属命运。 在中...
1周前
030

不争帽子不建组,他只想让中国动物学“站得住”!

王祖望 受访者供图 2016年,《动物分典》编纂完成时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黄复生、王祖望、郭郛、冯祚建。受访者供图 王祖望在修改《动物分典》稿件。受访者供图 王祖望与妻子。 孟凌霄/摄 在西高所时,王...
1周前
070

冲击地表最强、成为亚洲第一,“强磁”团队如何练成?

王秋良在装调9.4T超导磁体。受访团队供图 研制成功32.35T(特斯拉)极高磁场超导磁体,中心磁场超过地球磁场64万倍;制备出9.4T、800毫米口径人体全身成像磁共振磁体系统,一举成为亚洲第一;进...
1周前
040

勇攀超导强磁科研高峰

图为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磁体。 图为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无液氦高场强磁装备团队。受访者供图 从32.35T(特斯拉)极高场超导磁体,到9.4T超高场人体全身磁共振成像超导磁体,再到多种无液...
2周前
060

薛天:探索光与生命的奥秘

薛天(右二)与团队成员在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光,是生命体最重要的外部环境因素,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照明介质和工具。对科学家而言,光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生命健康的深刻影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周前
080

协同育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印刻”专版特整理三组稿件,分别从爱国奉献(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2月28日第4版)、创新求实(相关报道见中国科学报3月28日第4版)、协同育人...
2周前
090

险些命丧澜沧江,这位老院士70年专注研究一条鱼

曹文宣 水生所供图 澜沧江的激流在脚下咆哮飞卷,一根溜索横跨于数十米高空。 一个年轻人正借助惯性沿溜索飞驰过江,突然,溜壳一震,溜槽脱离了索道,歪向一边。与竹编的溜索直接摩擦的,只有两条细长的皮带。皮...
2周前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