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发布
在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召开的第三届全国冰冻圈科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数据集。
根据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2020年前后中国最新冰川面积约为4.6万平方千米,冰川总条数约为6.9万条。与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世纪60年代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26%(每10年减少4.8%),约7000条小冰川完全消失。与第二次中国冰川编目相比,2008年至2020年间,我国冰川面积整体减少约6%(每10年减少5.2%),表明最近10余年我国冰川已进入快速退缩阶段。
国际冰川编目工作最早启动于1978年,主要调查全球山地冰川的分布和储量等信息,随后世界各冰川分布国陆续开始编制冰川编目。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的带领下,原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于1978年启动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编制,历时24年,于2002年全面完成。中国第一次冰川编目数据显示,1960年至1980年间中国冰川约有4.6万条,总面积约5.9万平方千米。
随着全球气候快速变暖,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冰川范围不断萎缩。为解决第一次中国冰川编目难以反映2000年后中国冰川分布状态的问题,原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于2007年开始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工作,对中国冰川的最新分布特征开展调查,并于2014年完成并发布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数据集。第二次冰川编目结果显示,2008年前后中国冰川约有4.8万条,总面积约5.2万平方千米。
2023年,西北研究院再次组织相关科研人员组成专业工作团队,实施以2020年为现状年的第三次中国冰川编目编制工作,并于2025年3月21日首个“世界冰川日”前夕,完成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
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采用空间与时间分辨率更高、质量更好的光学卫星遥感数据,并结合中国第二次冰川编目经验和最新技术,构建更加高效快捷的体系化冰川编目方法,使冰川编目得以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同时,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编制了面积小于1万平方米、处于消亡状态的残余冰体,总数量达到约3万余条,更清晰地反映了中国冰川的分布和状态。中国第三次冰川编目的全面完成,使我国成为目前全球唯一完成三次冰川编目的冰川分布大国。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