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江大学发布全球首款脑机接口智能康复系统
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研发的”神思”智能康复系统正式发布,该系统通过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实现中风患者运动功能精准康复,临床测试显示康复效率提升40%。
来源:浙江日报
2.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发现新型抗抑郁候选药物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通过AI辅助药物设计平台发现小分子化合物ADP-25,动物实验证实其抗抑郁效果优于现有药物且副作用更低,已进入临床前研究阶段。
来源:中国科学报
3. 华中科技大学突破6G太赫兹通信关键技术
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学院成功研制出工作频率达340GHz的太赫兹通信芯片组,传输速率突破1Tbps,为6G网络建设提供核心器件支撑。
来源:科技日报
4. 南京大学建成全球最大古生物分子数据库
南京大学地质系联合全球12国科研机构完成”古生物分子图谱”数据库建设,收录5.8万种古生物分子标记物,为生命演化研究提供新工具。
来源:Nature官网
5. 中科院自动化所发布多模态大模型”紫东太初2.0″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升级发布”紫东太初2.0″大模型,新增视频理解与生成能力,在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多模态理解任务准确率提升15%。
来源:新华社
6. 西安交通大学开发出可降解电子皮肤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出基于丝素蛋白的可降解电子皮肤,可在人体内安全降解,同时保持高灵敏度压力传感性能。
来源:Advanced Materials
7.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发布癌症早筛新方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开发基于血液游离DNA甲基化标志物的泛癌种早筛技术,对8种常见癌症的早期检测准确率达92.3%。
来源:Cell Reports Medicine
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量子纠缠态长距离传输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在合肥量子通信实验网实现相距50公里的量子纠缠态传输,保真度超过90%,创世界纪录。
来源:Physical Review Letters
9. 同济大学建成智能建造机器人实验基地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成国内首个智能建造机器人综合实验基地,集成3D打印、自动焊接等12类建造机器人,推动建筑业智能化转型。
来源:中国建设报
10. 北京师范大学发布全球教育发展指数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联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25全球教育发展指数》,中国基础教育质量指数首次进入全球前十。
来源:教育部官网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