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在澳门开幕
2025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峰会首次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主题为”亚洲崛起:科技创新的转型之路”,吸引全球650位高等教育管理者参与,探讨亚洲科研创新生态建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 北京大学揭示根际微生物调控水稻分蘖机制
北京大学联合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等团队在《Cell》发表研究,首次阐明根际微生物通过环二肽cyclo(Leu-Pro)调控水稻分蘖的分子机制,为作物增产提供新思路。
来源:生物世界
3. 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获Skymap控制望远镜专利
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有限公司获”利用Skymap电子星图控制天文望远镜的方法”专利授权,该技术可提升观测精度与效率,推动天文研究智能化。
来源:金融界
4. 深圳大学刷新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效率纪录
深圳大学梁广兴团队在《Nature Energy》发表研究,通过富氧环境热处理技术将铜锌锡硫薄膜太阳电池效率提升至11.51%,创该领域世界纪录。
来源:深圳大学官网
5.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温度调控植物发育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肖军团队发现低温通过调控PRC1-H2A.Zub和PRC2-H3K27me3表观修饰动态变化,决定拟南芥细胞发育命运。
来源:Developmental Cell
6. 清华大学举办计算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坛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办第二届计算政治学论坛,聚焦政治学智能计算方法,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
来源:清华大学新闻网
7. 深圳大学开发极性敏感荧光寿命探针
深圳大学黄振龙博士后团队在《Matter》发表研究,开发新型荧光寿命探针实现活体Aβ斑块极性动态成像,为阿尔茨海默症研究提供新工具。
来源:Matter期刊
8.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举办全国研究生论坛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2025年全国学术大会设立研究生论坛,18位青年学者展示自噬调控、表观遗传等领域突破性成果,促进学术交流。
来源: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9. 华南农业大学参与水稻微生物组国际合作
华南农业大学储成才教授团队联合中外机构解析水稻根际微生物组功能,相关成果两个月内连续发表于《Cell》,奠定植物-微生物互作研究范式。
来源:Cell期刊
10. 深圳大学朱卫国团队揭示癌症防治新靶点
深圳大学朱卫国团队在《Nature》发表研究,发现组蛋白H1脱酰胺化修饰促进染色质开放和DNA损伤修复的机制,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方向。
来源:Nature期刊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