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外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通讯员王文卓、刘歆妤)4月12日至13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虚拟教研室协作组组长、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孙有中、武汉大学副校长何莲出席开幕式。会议吸引了全国百余所高校外语院系负责人及教师参会,深入探讨外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武汉大学专家学者深入探讨外语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孙有中表示,研讨会的召开是贯彻教育部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充分体现了各院校积极推进“三进”工作的责任担当。为全面推进外语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各院校要进一步推动“三进”工作落深、落实,加强专业本体建设,全面探索涉外人才培养2.0。何莲表示,武汉大学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高度重视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专业本领的复合型人才。外语作为沟通中外的桥梁,在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讨会的召开恰逢其时,是探索外语教育服务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创新实践。

在主旨发言环节,孙有中指出,“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是提升专业适配度、推进“三进”工作的关键抓手;武汉大学教授李圣杰分享了“外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经验;华中师范大学教授罗良功介绍了《理解当代中国》教材的融合运用理念;武汉纺织大学教授谭燕保和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夏登山分别探讨了故事化叙事与全球视野背景下外语人才的培养路径。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张威围绕中国时政文献翻译,探讨了翻译实践研究的路径与方法,教授金利民结合教材建设,阐释了外语专业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培养思路。

12日下午,武汉大学副教授罗菁、武汉纺织大学副教授吴志杰分别展示“汉英口译”与“英语读写”公开课,展示了“理解当代中国”课程的创新教学实践,获得专家高度评价。随后举行的三场分论坛围绕读写、演讲与翻译三类课程,集中展示各校在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数智赋能等方面的经验成果,深化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交流与合作。

据悉,该研讨会由教育部“理解当代中国”英语系列虚拟教研室与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联合主办,武汉纺织大学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会议的召开,不仅推动了“理解当代中国”系列课程的深度融合与落地实施,也为全国高校外语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了交流平台与行动指南,为提升新时代高等教育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贡献了“外语智慧”。

(供图: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编辑:相茹)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