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韦艳宏教授团队成果获美国毒理学会心血管毒理最具影响力成果奖

(通讯员张祝谊、韦艳宏)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韦艳宏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辅助血管毒性测试方法荣获美国毒理学会心血管毒理最具影响力成果奖“Impact Award”。该奖项每年评选1项,这是设立15年来第一次颁发给非美国本土学术机构组织,标志该研究成果在国际毒理学领域获高度认可。

中山大学韦艳宏教授团队成果获美国毒理学会心血管毒理最具影响力成果奖

韦艳宏教授受邀参加第64届美国毒理学年会现场领奖并作主旨报告介绍该成果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日益凸显。传统血管毒性评估方法普遍存在效率低下、参数有限、通量受限等技术局限。针对这些问题,韦艳宏教授团队提出融合人工智能与形态组学研究策略,集成高内涵成像和计算机视觉技术构建高通量自动化测试框架,开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血管智能识别算法,建立包含全身血管31项形态学参数的评估指标体系,实现从图像采集到毒性评估的全流程自动化,包括图像采集标准化处理、血管网络自动识别、多参数同步测量、多指标整合量化评分、血管表型与疾病关联分析等毒性评价关键环节,率先构建基于多维表型靶点的化学物血管毒性可视化智能测试平台。

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全氟/多氟烷基化合物、农药、阻燃剂、塑化剂、药物、空气颗粒物等十大类人群高暴露污染物血管毒性测试。该技术将为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稿终审:范瑞泉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