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2025-4-11】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2025-4-11】

​1. 中科院微生物所破解柑橘黄龙病抗性机制​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西南大学合作团队在《Science》发表封面论文,首次发现茉莉素信号通路核心转录因子MYC2及其互作E3泛素连接酶PUB21构成抗病调控枢纽,为全球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方案。该研究破解了缺乏抗性基因的国际难题。
来源: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官网

​2. 中国科大唐泽波当选NICA-MPD国际合作组副发言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唐泽波副教授高票当选俄罗斯NICA-MPD国际合作组副发言人,将主导重离子对撞实验的物理设计及探测器研发,推动强相互作用相图研究。
来源:中国科大新闻网

​3.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揭示显花植物自交不亲和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薛勇彪团队在清华大学学术报告中阐明,SCF泛素连接酶可降解异己S-核酸酶促进异交,为作物杂交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来源: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4. 华南师大通报副校长论文抄袭事件​
华南师范大学确认副校长吴坚团队论文《论习惯国际法的重构》存在全文翻译抄袭行为,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已启动处理程序。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官方通报

​5. 中科院南京古生物所发现1.6亿年前寄生虫化石​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团队在内蒙古发现道虎沟侏罗棘头虫化石,填补棘头动物门演化史空白,成果发表于《自然》。
来源:新华社

​6. 清华大学研发分布式广度光计算架构​
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团队突破大规模可重构光计算技术瓶颈,相关成果入选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推动人工智能底层硬件革新。
来源:中国教育报

​7. 四川大学科研影响力跻身全球前列​
据《自然指数》最新统计,四川大学以黑马姿态冲进中国高校科研八强,材料科学领域论文被引量占全球32%,展现学科交叉优势。
来源:自然指数官网

​8. 中科院地质地球所首次测定月球背面月幔含水量​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胡森团队利用嫦娥六号样品,证实月球背面月幔含水量不足2μg/g,较正面显著偏低。
来源:央视新闻

​9. 南方科技大学首创实验室自主管理模式​
南方科技大学通过跨学科双导师制改革科研管理机制,在《自然》《科学》年度发文量增长40%,成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典范。
来源:自然指数分析报告

​10. 西湖大学开发高灵敏生物传感器​
西湖大学团队设计的新型生物传感器可实现单分子级检测,在癌症早期诊断和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来源:科学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