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2025-4-8】

高校热点7天前发布 acda
16 0 0

【院校速递】今日院校科研十大要闻【2025-4-8】

1. 中科院金属所实现光解水制氢效率突破​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刘岗团队研发出钪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材料,将紫外光量子利用率提升至30%,产氢效率较传统材料提高15倍。该技术有望推动太阳能制氢产业化,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会刊》。
来源:中国新闻网

​2. 深圳先进院发现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李汉杰团队首次证实外周神经系统存在小胶质细胞,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提供新靶点。该发现打破传统认知,成果发表于《细胞》。
来源:深圳特区报

​3. 北师大揭示丘脑调控意识感知新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张鸣沙团队联合解放军总医院,发现人类高阶丘脑核通过θ波相位驱动前额叶皮层活动,首次为”丘脑门控”假说提供直接证据,成果发表于《科学》。
来源:科学网

​4. 中南大学提出骨关节炎”肠-关节轴”新学说​
中南大学雷光华团队历时10年研究发现,肠道FXR信号通路通过GLP-1调控关节软骨代谢,证实熊去氧胆酸可治疗骨关节炎,成果发表于《科学》。
来源:科学网

​5. 清华大学解析染色质重塑完整循环模型​
清华大学陈柱成团队通过冷冻电镜捕获ISWI染色质重塑酶在ATP水解过程中的9种动态结构,建立迄今最完整的重塑循环模型,成果发表于《科学》。
来源:科学网

​6. 武汉工程大学两学者入选全球高被引榜单​
武汉工程大学姚槐应(环境微生物)和陈林根(能源系统优化)入选爱思唯尔2024年”中国高被引学者”,论文累计被引超7000次。
来源:中国科学报

​7. 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推动单细胞拉曼技术应用​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团队开发的单细胞拉曼分选系统(FlowRACS)实现微生物组原位代谢功能检测,已应用于抗感染用药等领域。
来源: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8. 中国科大潘建伟团队获量子通信国际领先成果​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回顾”墨子号”量子卫星研发历程,强调通过国际合作实现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等三大科学目标。
来源:新安晚报

​9. 东南大学与大阪大学深化学院合作​
东南大学四个工科学院与日本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院签署协议,将在联合科研、学生培养等领域合作,推动校际实质性交流。
来源:东南大学新闻网

​10. 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开发新型循环流化床技术​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王东宇团队研发的5000Nm³/h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推动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升级,相关专利获部委级奖励。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none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