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会议名称
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
2025-04-24 – 2025-04-27
举办城市
山东省-临沂
会场地址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聚才六路)
主办单位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会议介绍
关于举办2025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的通知(第一轮)
各相关单位:
为加强康复职业教育领域专业人才培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康复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校级交流与合作,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年度学术活动计划,定于2025年4月24-27日在山东临沂举办2025年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会议编码:XSHD2025-034),同期举办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承办: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二、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25年4月24-27日
2.会议地点: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聚才六路)
三、参会人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全国职业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及从事康复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和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康复从业人员。
四、会议内容
1.学术交流
(1)学习国家康复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研讨康复教育、康复服务以及康复产业发展发展趋势;
(2)研讨康复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探寻切实可行的继续教育路径;
(3)交流科学优化课程设置,大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全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等经验。
2.2025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详见附件)。
五、报名注册
本次会议收取注册费1000元/人。注册费含课程费、资料费。往返交通及食宿费用自理,费用按规定回单位报销。
缴费方式(财务部填写)
1.报名注册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完整个人信息并完成缴费。
缴费网址:https://mm.sciconf.cn/cn/minisite/index/28551
2.银行转账
转账缴费时请务必正确备注:
职业教育年会+姓名+手机号(若转账时无法备注太多文字,请务必备注手机号。)
本次会议所有发票为电子票,将在缴费一周后发送。银行转账的参会代表,电子发票通过短信链接的形式发送至转账时备注的手机号。(微信扫码支付的参会代表可在缴费一周后扫描缴费二维码,选择个人中心-登录-发票下载)
六、联系方式
会议联系人:
胡老师 15315395240
柏老师 15163933622
财务联系人:
赵老师 18101379324
附件:
2025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须知
一、大赛主题
技能点亮康复梦想,专业铸就健康未来
二、时间与地点
1.大赛时间:2025年4月24-27日
2.大赛地点: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临沂)
三、比赛内容与方式
1.比赛内容:本次比赛紧密围绕康复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设置病史资料采集与分析、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总结反思四个环节,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具体内容参见竞赛规程。
2.比赛方式:本次比赛为团队赛。比赛团队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两名学生组成。专业教师负责完成病史资料的采集与病案分析和治疗的分析总结。两名学生一名完成康复评定方案的制定及操作,一名完成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操作。
四、参赛对象
1.参赛单位:全国各类开设康复相关专业的中职、高职和职业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基地。
2.参赛选手:参赛教师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限职称,不限学历,须出具教师资格证。参赛学生为康复治疗技术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须出具学生证明。
五、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设团体一、二、三等奖。
六、报到与食宿安排
1.入住酒店(待定),报到时领取参赛证件、赛项指南和选手参赛服装等。
2.本次比赛不收取参赛费。食宿及交通费用自理,按规定回单位报销。
七、注意事项
1.报名时间及方式: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4月5日止。各参赛院校填写《2025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报名表》,加盖院校公章后,将扫描件和电子版一并发送至比赛组委会指定邮箱。
2.参赛选手报到时须携带身份证、教师证(学生证)或学校在岗(在校)证明,以便住宿安排及核实参赛资格,证件不全或核查资格不符合要求不得参赛。
3.参赛选手着装要求:请着统一的参赛服装入场。
4.各参赛队在比赛期间,必须按照赛项日程安排统一行动。领队全权负责代表队参赛事务(包括办理比赛期间的意外伤害保险)和赛期选手安全及管理工作。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
胡老师 15315395240
柏老师 15163933622
大赛邮箱:15163933622@126.com
附:
1.2025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报名表.docx
2.
2025康复职业教育技能比赛规程
一、竞赛目的
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康复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促进校级交流与合作,全面考核参赛师生的教学学习能力、专业水平、临床思维、操作能力、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等专业实践能力,检验和展示职业院校康复治疗类专业教学成果;搭建院校间交流合作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引领职业院校适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进康复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提高职业院校师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竞赛内容
本次比赛紧密围绕康复职业岗位实际需求,设置病史资料采集与分析、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总结反思四个环节,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总分100分。
本次比赛以真实案例为导向,基于康复治疗工作过程,按照临床康复治疗工作的逻辑关系设置竞赛内容。技能操作标准参照《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要求,时长30分钟。主要考核参赛师生的职业素养和沟通能力、知识应用能力、技能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竞赛内容: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和运动系统疾病,包括脑卒中、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的功能障碍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操作技能。
竞赛程序:
1.备赛(时间30分钟):参赛队由候考室进入备赛室,随机抽取一份临床案例;2名参赛学生通过随机抽签进行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的分工,
参赛教师负责病史资料采集和分析、治疗总结反思,1名参赛学生在老师分析的基础上负责康复评定方案的制定和评定操作,1名参赛学生负责康复方案的制定和康复治疗操作;
2.竞赛(时间30分钟):参赛队由备赛室进入赛场,按照临床康复治疗工作过程,3名参赛选手依据分工分别进行病史资料采集和分析、康复评定、康复治疗、治疗总结反思4个技能比赛环节的操作,各模块时长分配由团队选手自行决定。总分100分(病史采集分析25%,康复评定30%,康复治疗30%、总结反思15%)。
三、竞赛方式
(一)组队要求
1.以学校为单位组队参加,不得跨校组队。每个参赛代表队指派领队1名,负责竞赛的协调工作。每队限报1名参赛教师和2名参赛学生,参赛教师为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限职称,不限学历,须出具教师资格证。参赛学生为康复治疗技术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须出具学生证明。正式报名后原则上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如参赛选手因故无法参加比赛,须经所在院校出具书面说明,并经大赛执委会同意后方可更换,大赛开始后不得更换参赛选手。请各院校根据要求,做好参赛选手的资格审查工作,并填写确认函。大赛执行委员会负责参赛选手最终的资格审查,经审查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
(二)抽签方法
1.由赛项执委会按照竞赛流程召开领队会议,组织各领队参加公开抽签确定抽签序号。
2.赛场的赛位统一编制赛室号,比赛开始前40分钟到指定地点接受检
录。所有参赛队进入候赛室,由本参赛队的参赛选手代表抽签决定进入赛室序号及参赛顺序号。备赛前5分钟各参赛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备赛室,抽取赛题和分工,接到比赛通知后,到相应的赛室完成竞赛规定的技能操作。
3.本次比赛实行3次加密,第一次加密为领队会议时领队抽取本队的比赛抽签序号,第二次加密为参赛选手代表抽取的赛室和参赛顺序号,第三次加密为加密为选手抽取的赛题和分工,选手进入备赛室,团队自行指派一名选手抽取赛题,两名学生抽取比赛分工。
四、竞赛流程
(一)竞赛时间:2025年4月24-27日
(二)竞赛日程
日期 |
时间 |
项目 |
参加人员 |
地点 |
4.24 |
8:00~14:00 |
报到 |
专家、裁判员、参赛代表队 |
入住酒店 |
14:00~17:30 |
裁判员培训(模拟评分) |
专家、全体裁判员 |
竞赛现场 |
|
14:00~21:00 |
标准化病人培训 |
专家、SP |
入住酒店 |
|
14:30~16:00 |
赛前说明会 第一次抽签加密 |
专家、参赛代表队领队 |
承办院校 |
|
16:00~17:30 |
熟悉赛场 |
参赛选手 |
竞赛现场 |
|
17:30-19:00 |
检查场地、封闭赛场 |
专家 |
竞赛现场 |
|
4.25 |
8:30~9:20 |
各时段参赛队检录 |
参赛选手 |
候考室 |
9:30~19:30 |
技能操作竞赛 |
参赛选手、裁判员 |
竞赛室 |
|
9:30~19:30 |
组织技能竞赛现场观摩 |
各院校观摩人员 |
直播室 |
|
4.26 |
9:00~12:00 |
闭幕式 |
专家、裁判、参赛代表队 |
承办院校 |
4.27 |
返程 |
五、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中教师为在从事教学工作教师,不限职称,不限学历,须出具教师资格证。学生为康复治疗技术及相关专业在校学生,须出具学生证明。
2.参赛选手统一着装进入赛场,不得在参赛服饰上作任何标识,不得携带任何通讯工具进入赛场,违规者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3.参赛选手出场顺序和赛室以抽签决定,并由各参赛选手代表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依次按顺序在相应赛室进行比赛。
4.参赛选手在比赛前40分钟到赛项指定地点接受检录,逾时15分钟未到视为自动放弃。各参赛选手必须参赛证、身份证和教师证/学生证(或相关证明材料)三证齐全。参赛选手凭参赛号由现场工作人员组织引导选手到指定的候赛室候赛。
5.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则,并自觉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若因突发故障原因导致竞赛中断,应提请裁判确认其原因,并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6.参赛选手竞赛时间由赛室裁判记录在案;比赛时间到,由裁判示意参赛选手终止操作。参赛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参赛选手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7.赛场各类工作人员必须统一佩戴由赛项执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着装整齐,进入工作岗位。
8.各赛场除赛项执委会成员、专家组成员、现场裁判、评分裁判、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赛项执委会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9.新闻媒体人员必须经过赛项执委会允许后持证进入赛场,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指挥,不得影响竞赛正常进行。
六、技术规范
本赛项遵循的技术规范可参考如下:
(一)专业教学标准要求
赛项根据教育部颁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简介(康复治疗类,2022年修订)》《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康复治疗类)》的素质、知识、能力和职业态度要求,符合专业课程等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行业、职业技术标准
1.《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
2.2025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康复医学治疗技术(师、中级)考试大纲》;
3.《国家卫生健康委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大纲(2023年版)》(国卫办医政函〔2023〕386号)。
(三)设备技术标准
赛场配备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基本设备,设备均符合以下标准要求: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学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等21项职业教育教学标准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9号。
2.国家卫计委《康复医疗中心基本标准(试行)》,国卫医发〔2017〕51号。
七、技术环境
(一)竞赛环境
竞赛场地要求通风、宽敞明亮,配备双线路供电系统和漏电保护装置,配备实况监控视频转播系统。操作竞赛区分候赛区、备赛区、技能竞赛区和休息区,每区面积60~200平方米。
(二)技术平台
赛项的器材、物品由承办院校具体负责,比赛标准化病人(StandardPatient,SP)由专家组抽取,培训后上岗。
本赛项使用标准化病人(SP)配合案例展现。按照案例病种数和赛道数进行配比。SP的条件:具备良好的表演能力、理解能力、记忆力、沟通能力,同时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有足够时间参加培训及比赛。针对这一比赛,SP赛前接受统一标准化培训,掌握相关疾病的主要症状、功能障碍和特点,心理和社会问题的相关特征,能表现出案例要求的相应身体、情绪感受和体验,按照竞赛脚本要求配合完成选手的技术操作任务;要保证在同一案例中表演和配合一致性,为每一名选手提供公平一致的配合。SP培训前要签署保密责任书,服从大赛安排。
(三)比赛器材和物品
赛场配备康复评定与康复治疗的基本设备。
1.康复评定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配备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等评定量表,PT床、多体位治疗床、PT垫、PT凳、平行杠、握力测定仪、捏力测定仪及背拉力计、音叉、通用量角器、电子量角器、指关节测量器、脊柱活动测量器、平衡测试与训练仪、步态分析仪、血压计、听诊器、肺量计、叩诊锤、计时表和笔等相关器材。
2.运动治疗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提供PT训练床、电动PT床、多体位手法治疗床、可升降治疗床、PT凳、PT训练垫、肩梯、肋木、体操棒与抛接球、平行杠、滑轮吊环训练器、肩关节旋转训练器、前臂旋转训练器、肘关节牵引训练椅、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腕关节回旋训练器、髋关节训练器、踝关节矫正板、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踏步器、功能牵引网架及附件、悬吊训练装置、上肢CPM治疗仪、下肢CPM治疗仪、系列沙袋、系列哑铃、系列弹力带、股四头肌训练器、上肢推举训练器、上肢训练器、下肢训练器、巴氏球、平衡板、姿势矫正镜、手支撑器、平衡测试与训练仪、普通轮椅、高靠背轮椅、电动起立床、站立架、辅助步行训练器、双轮助行器、手杖、肘杖、腋杖、训练用阶梯、步行训练用倾斜板、活动平板、功率自行车、呼吸训练器等相关器材。
3.物理因子治疗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提供颈椎牵引仪、腰椎牵引仪、中频治疗仪、低频脉冲电治疗仪、干扰电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电极片、75%酒精、酒精棉片、清洁纱布等仪器。
4.作业治疗采用“标准化病人”进行操作。提供作业治疗综合训练台、可调式作业桌、OT桌配套椅、分指板、铁棍插板、木钉板、套圈板、堆杯、上螺丝、上螺母、手平衡协调训练器、手功能训练套件、手指阶梯、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重锤式手指肌力训练桌、肩抬举训练器、滚筒、穿衣板、系列哑铃、系列沙袋、腕部功能训练器、可调式砂磨板及附件、上肢推举训练器、体操棒与抛接球、作业训练器、迷宫训练器、几何图形插板、动物插板、敏感度训练常规用品、音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各类轮椅、各类助行器、各类拐杖等设备。
八、成绩评定
技能竞赛由裁判员按照评分标准评判每位参赛选手的成绩。裁判员由来自全国三级医院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康复医学人员和职业院校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承担评判工作。
(一)评分方法
1.成绩评定
竞赛成绩采用百分制、分环节计分。竞赛每一赛室一个裁判组,每组的裁判员不少于5人,依据评分标准取5位裁判给分之和的算术平均值为参赛选手技能操作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四舍五入),其中参赛教师个人单项成绩以病史资料采集分析占70%,总结反思占30%计算。团队成绩以病史采集分析25%,康复评定30%,康复治疗30%、总结反思15%进行计算。
2.成绩审核及公布方法
成绩审核方法:为保障成绩评判的准确性,监督组对赛项总成绩排名前30%的所有参赛选手的成绩进行复核;对其余成绩进行抽检复核,抽检覆盖率不得低于15%。参赛选手的成绩经复核无误,由裁判长、监督人员和仲裁人员签字确认。
(1)成绩公布方法:赛项成绩在指定地点,以纸质或电子屏形式向全体参赛队进行公布。成绩无异议后,在闭幕式上宣布竞赛结果并颁发证书。
(2)参赛选手的成绩排序:依据竞赛成绩由高到低排列名次,成绩相同参赛选手名次并列,后续选手名次依次递增。
(二)评分标准
1.病史资料采集分析(100分)
项目 |
工作 |
技术操作要求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A |
B |
C |
D |
E |
|||||
项目1 |
准备 (7 分) |
1.1 治疗师准备 (1) 衣着整洁,修饰得体(1 分) (2) 指甲修剪符合操作要求(1分) (3) 洗净双手、消毒(1分) |
3 |
2.5 |
2 |
1.5 |
1 |
||
1.2 环境准备 (1) 环境安静整洁(1 分) (2) 光线充足(1 分) (3) 温湿度适宜(1 分) |
3 |
2.5 |
2 |
1.5 |
1 |
||||
1.3 患者准备 患者体位放置合适(1 分) |
1 |
0.8 |
0.5 |
0.3 |
0 |
||||
项目2 |
沟通 (9 分) |
2.1 判断 (1) 判断病患意识(1 分) (2) 判断患者语言表达能力(1分) |
2 |
1.5 |
1 |
0.5 |
0 |
||
2.2 询问 (1) 是否愿意配合(1 分) (2) 问诊前有无其它需要(1 分) (3) 是否有无其它不适(1 分) |
3 |
2.5 |
2 |
1.5 |
1 |
||||
2.3 讲解 问诊目的和意义(1分) |
1 |
0.8 |
0.5 |
0.3 |
0 |
||||
2.4 语言 (1) 语言规范,态度和蔼(1 分) (2) 语速适中,表达清晰(1 分) (3) 声音大小恰当(1 分) |
3 |
2.5 |
2 |
1.5 |
1 |
||||
项目3 |
实施 (50分) |
3.1 询问病史 (1)现病史(8 分) (2)既往史(6分) (3)其它(6 分) |
20 |
15 |
10 |
8 |
5 |
||
3.2 询问专科情况 (1)功能障碍(10 分) (2)日常生活(10 分) (3)社会生活(5 分) |
25 |
20 |
16 |
12 |
8 |
||||
3.3 询问居家情况 (1) 家属配合(1 分) (2) 自我照料(1 分) |
2 |
1.5 |
1 |
0.5 |
0 |
||||
3.4 总结问诊结果(3) |
4 |
3 |
2 |
1 |
0 |
||||
项目4 |
分析 (14分) |
(1)分析病史资料合理准确(4) (2)分析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全面合理(6) (3)分析病史资料临床思维清晰(4) |
16 |
12 |
9 |
6 |
5 |
||
项目5 |
观察 (10 分) |
(1) 患者反应(5 分) (2) 患者感受(5 分) |
10 |
8 |
6 |
4 |
2 |
||
注意事项 (10 分) |
(1)操作过程中保护关爱患者(2分)。没有保护意识不得分 (2)适当的协助(1 分) (3)尊重理解患者,鼓励患者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1 分) (4)问诊熟练、准确、无重复(6分)。不熟练扣 2 分,不准确扣2 分,欠规范扣 2 分 |
10 |
8 |
6 |
4 |
2 |
|||
合计 |
100 分 |
实际得分 |
2.评定(100 分)
项目 |
工作 |
技术操作要求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A |
B |
C |
D |
E |
||||
项目1 |
准备工作 (10分) |
1.1治疗师准备 (1)衣着整洁,修饰得体(1分) (2)指甲修剪符合操作要求(1分)(1分) (3)洗净双手,消毒(1分) |
3 |
2.5 |
2 |
1.5 |
1 |
|
1.2患者准备 (1)患者体位放置合适(2分) (2)患者衣物暴露合适(1分) |
3 |
2.5 |
2 |
1.5 |
1 |
|||
1.3物品准备 (1)评定床凳的高低适合(2分) (2)评定设备选取合理(2分) |
4 |
3 |
2 |
1 |
0 |
|||
项目2 |
沟通 (10分) |
2.1 判断 (1)判断病患意识(1分) (2)判断患者语言表达能力(1分) |
2 |
1.5 |
1 |
0.5 |
0 |
|
2.2询问 (1)是否愿意配合(1分) (2)评定前有无其它需要(1分) (3)是否有无其它不适(1分) |
3 |
2.5 |
2 |
1.5 |
1 |
|||
2.3讲解 评定目的和目标(2分) |
2 |
1.5 |
1 |
0.5 |
0 |
|||
2.4语言 (1)语言规范,态度和蔼(1分) (2)语速适中,表达清晰(1分) (3)声音大小恰当(1分) |
3 |
2.5 |
2 |
1.5 |
1 |
|||
项目3 |
实施 (60分) |
3.1口述评定内容 (1)运动功能(8分) (2)感觉功能(6分) (3)其它(6分) |
20 |
15 |
10 |
5 |
0 |
|
3.2演示康复评定 (1)评定内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5分) (2)评定方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8分) (3)评定过程的熟练性和流畅性(8分) (4)评定结果的有效性和合理性(5分) |
26 |
20 |
15 |
10 |
5 |
|||
3.3医患配合 (1)医患沟通充分(2分) (2)医患配合默契(2分) (3)医患体位姿势恰当(2分) |
6 |
4 |
2 |
1 |
0 |
|||
3.4物品设备处理 (1)物品设备使用合理正确(2分) (2)物品设备用后整理到位(2分) |
4 |
3 |
2 |
1 |
0 |
|||
3.5总结评定 总结评定结果(4) |
4 |
3 |
2 |
1 |
0 |
|||
项目4 |
观察 (10分) |
(1)病患反应(5分) (2)病患感受(5分) |
10 |
8 |
6 |
4 |
2 |
|
注意事项 (10分) |
(1)操作过程中保护关爱病患(2分)没有保护意识不得分 (2)适当的协助(1分) (3)尊重理解病患,鼓励病患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1分) (4)操作熟练、准确、无重复多余的动作(6分) |
10 |
8 |
6 |
4 |
2 |
||
合计 |
100分 |
实际得分 |
3.治疗(100 分)
项目 |
工作 |
技术操作要求 |
评分标准 |
得分 |
||||
A |
B |
C |
D |
E |
||||
项目1 |
准备工作 (10分) |
1.1 治疗师准备 (1)衣着整洁,修饰得体(1分) (2)指甲修剪符合操作要求(1分)(1分) (3)洗净双手,消毒(1分) |
3 |
2.5 |
2 |
1.5 |
1 |
|
1.2 患者准备 (1)患者体位放置合适(2分) (2)患者衣物暴露合适(1分) |
3 |
2.5 |
2 |
1.5 |
1 |
|||
1.3物品准备 (1)治疗床凳的高低适合(2分) (2)治疗设备选取合理(2分) |
4 |
3 |
2 |
1 |
0 |
|||
项目2 |
沟通 (10分) |
2.1 判断: (1)判断病患意识(1分) (2)判断患者语言表达能力(1分) |
2 |
1.5 |
1 |
0.5 |
0 |
|
2.2询问: (1)是否愿意配合(1分) (2)治疗前有无其它需要(1分) (3)是否有其它不适(1分) |
3 |
2.5 |
2 |
1.5 |
1 |
|||
2.3 讲解 治疗的目的与作用(2分) |
2 |
1.5 |
1 |
0.5 |
0 |
|||
2.4语言 (1)语言规范,态度和蔼(1分) (2)语速适中,表达清晰(1分) (3)声音大小恰当(1分) |
3 |
2.5 |
2 |
1.5 |
1 |
|||
项目3 |
实施 (60分) |
3.1 口述治疗方案 (1)康复目标(5分) (2)康复方案制定合理、恰当(5分) (3)其它(6分) |
16 |
12 |
8 |
5 |
3 |
|
3.2演示康复治疗 (1)技术选取的合理性(5分) (2)治疗方法的恰当性(5分) (3)操作过程的流畅性(5分) (4)治疗结果的高效性(5分) (5)操作手法的熟练性(5分) (6)引导指令的有效性(5分) |
30 |
25 |
20 |
15 |
10 |
|||
3.3医患配合 (1)医患沟通充分(2分) (2)医患配合默契(2分) (3)医患体位姿势恰当(2分) |
6 |
4 |
2 |
1 |
0 |
|||
3.4物品设备处理 (1)物品设备使用合理正确(2分) (3)物品设备用后整理到位(2分) |
4 |
3 |
2 |
1 |
0 |
|||
3.5总结评定 总结治疗结果(4) |
4 |
3 |
2 |
1 |
0 |
|||
项目4 |
观察 (10分) |
(1)病患反应(5分) (2)病患感受(5分) |
10 |
8 |
6 |
4 |
2 |
|
注意事项 (10分) |
(1)操作过程中保护关爱病患(2分)没有保护意识不得分 (2)适当的协助(1分) (3)尊重理解病患,鼓励病患及家属主动参与配合(1分) (4)操作熟练、准确、无重复多余的动作(6分) |
10 |
8 |
6 |
4 |
2 |
||
合计 |
100分 |
实际得分 |
4.总结反思(100 分)
标准 |
优秀(90%~100%) |
良好(80%~90%) |
差(70%~80%) |
得分 |
治疗总结 |
语言表达流利,思路清晰,总结全面、专业知识技术应用正确熟练 |
语言表达较流利,思路清晰,总结较全面、专业知识技术应用较熟练 |
语言表达不够流利,思路不够清晰,总结不够全面、专业知识技术应用不够熟练 |
60 |
反思改进 |
对治疗的反思全面,改进措施落实到位 |
对治疗的反思较全面,改进措施落较实到位 |
对治疗的反思不全面,遗漏较多,改进措施无法落实 |
40 |
九、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所有参赛选手往返的交通费、食宿费及保险费由各参赛队自理。
各学校组织参赛队时,须为参赛选手、领队等人员购买大赛期间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每支参赛队由 1名领队和3 名参赛选手组成。
所有参赛院校均由领队带队,否则不予接洽。
比赛过程中或比赛后发现问题,应由领队在当天向赛项执委会提出陈述。参赛选手不得与大赛工作人员直接交涉。
(二)参赛选手须知
参赛选手统一着装进入赛场。参赛选手不得在参赛服饰上作任何标识,不得携带移动电话进入赛场,违规者取消本次比赛成绩。
参赛选手技能竞赛的出场顺序以抽签决定,依次按顺序在相应赛室进行比赛。
开赛前 40 分钟参赛选手进入候赛区,由赛场工作人员负责检录,各参赛选手必须参赛证、身份证和教师证/学生证三证齐全。技能操作竞赛时需提前 30 分钟至准备赛室进行准备。
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规则,并自觉接受裁判的监督和警示。若因突发故障原因导致竞赛中断,应提请裁判确认其原因,并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
参赛选手竞赛用时由赛室裁判记录在案;比赛时间到,由裁判示意参赛选手终止操作。参赛选手提前结束竞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在竞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需经裁判同意后作特殊处理。
中国康复医学会
2025年3月6日
,
© 版权声明
本文由分享者转载或发布,内容仅供学习和交流,版权归原文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